![]()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杭叉又是如何應對的?下 |
||
年報:一個企業,在獲得企業效益的同時,還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請具體談談杭叉企業的社會責任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為杭叉帶來了什么價值? 趙禮敏:企業對社會負責首先得對員工負責,讓職工能安心就業,今年我們化了幾百萬元解決了東站職工宿舍產權問題,職工于國慶前拿到了產權證,解決了多年遺留下來的問題。杭叉始終遵循“創造價值,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每年上交稅收達到了億元以上。在努力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環境保護,生產環保型產品,堅持貫徹IS0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是杭州市環境保護模范企業。此外,公司還積極開展愛心捐助。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杭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向地震災區捐款30多萬元,同時發出向災區人民捐款倡議,立即得到了員工的積極響應,來自杭叉各分廠、部門、各子公司包括駐外分公司等的善款金額達到了82.8633萬元。我們還同淳安希望小學結了對子,每年都捐款,在工業園奠基之際,我們也不搞慶典,而是向臨安市人民教育基金會捐款30萬元。企業發展了,應該做一些有利于社會的實事。 年報:人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杭叉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是如何做的,在人才管理上有什么創新機制? 趙禮敏:可以說,員工在我心里比重最重。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杭叉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激勵機制,形成系統的、持久的制度。首先是精神上的鼓勵,通過各種評比活動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冠以他們各種先進稱號,如先進科技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公司勞模等。其次是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各種專業晉升通道。再就是在物質上的激勵,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一次性現金或者股權獎勵;對優秀青年科技人員提供市區住房獎勵,提供高校進修和出國考察的方式進行給予深造,僅2007年科技人員出國培訓就達27人次。通過這些措施首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高技術人才,有一位工程技術人員經國務院批準還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貼。同時我們也十分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積極利用公司的培訓中心開展培訓,被中國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認定為中國機械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點,2007年公司還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先進集體”的榮譽。 年報:作為國內叉車界的龍頭企業,杭叉始終走在前列。您認為從杭叉的發展軌跡來看,帶給國內叉車行業什么啟示?您對叉車行業的發展有什么預期? 趙禮敏: 應該說,杭叉的改制為眾多叉車行業中的國企通過改革走出困境開辟了一條路子,杭叉的快速發展被稱為“杭叉現象”,包括杭叉“世界工廠”的發展模式,曾一度引起業內爭議,事實證明,杭叉通過自身的發展為行業的健康壯大,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叉車市場作出了積極貢獻,也提高了整個中國叉車業的制造水平和競爭能力,使國產叉車品牌能真正地抗衡國外品牌。 |
||
CopyRight2008 Jetstar88.com |
||
泰州捷時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